阜阳网

 找回密码
 快速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849|回复: 0

阜阳76岁老人在小石头上篆刻上千个汉字 忧心技艺传承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12-27 13:0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“铁笔传神,石上生辉”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国清的篆刻技艺是再恰当不过了。在这个年逾七旬的篆刻人眼中,最幸福的事就是在一块小小的石头上,篆刻出成千上百的汉字。

  目前,王国清的传统技艺已被列入颍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而让他最忧心的,就是如何把这个技艺传下去……

  40年,手持刻刀不离身

  在繁闹的阜城人民路文昌阁附近,一个只有两三平方米的狭小店铺内,堆满了各类篆刻作品、艺术书籍,门口竖起的一块白底黑字木牌有些斑驳——“阜阳刻字社”。

  店铺的主人头发花白,安静地坐在柜台内侧,在一块不到5厘米长的方正玉石上面雕刻……

  他就是王国清,今年76岁,踏入这个行业已经40年。

  上个世纪70年代,王国清初中毕业后,就进入当时的阜阳刻字社当学徒。虽然刻字学起来很辛苦,但他记住了师傅的一句话,“干好了,不愁一碗饭吃。”

  从此,王国清每天练习两三个小时的篆书、反字,其余时间就花在刻章上面,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师傅。短短一段时间后,他就能熟练地刻姓名章。

  后来,阜阳刻字社解散了,同事都改了行,只有王国清坚持走下去。“私凭文书,官凭印。”他租用了人民路的这间简陋的店铺,干起了刻章生意。

  转眼40年过去了,不管外面的环境如何变化,王国清始终拿着刻刀游走于方寸之间。

  痴迷篆刻,乐在其中

  因为不俗的手艺,王国清的生意还算不错,每天都有不少“粉丝”登门求其作品。

  塑料材质用薄片刀口,有机玻璃用厚实的刀片……柜台上,篆刻用的几把刻刀大部分都是王国清自己制作而成,各自对应不同材质的物料。

 “红艳艳的章看上去漂亮,因为它是篆刻人用心血雕刻的。”王国清说,篆刻是个硬功夫,手指手掌一定要攥得住、捏得牢。它也是个考耐心、毅力、分寸的软功夫。

  潜心篆刻时,王国清几乎忘记了时光的流逝,“常常刻着刻着天黑了都不知道。”他说,每一刀下去都要果断利落,何处深何处浅,去多少留多少,都要心中有数。

  就这样,一块石头、一把刻刀,无论走到哪里,王国清都离不开挚爱的篆刻艺术,从中寻找到很多乐趣。

  愿技艺能好好地传下去

  40多年来,王国清刻的章连自己都数不清,有帮人刻的印信章,也有闲章。因为常年握刻刀,王国清的手指已有些变形,上面布满了老茧。

  王国清坦言,手工刻章是最防伪的,因为字体、大小都是独创的,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印章。

  目前,王国清的传统技艺已被列入颍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但当下电脑刻章技术的冲击,再加上掌握这门技艺的师傅越来越少,愿意当学徒的人更是寥寥无几,这让王国清对技艺的传承感到不安。

 “趁着眼神好使,我一有时间就篆刻,希望这些作品能保存下来。”在方寸大小的石头上,王国清精刻细凿了容纳320多字的《兰亭序》、1100多字的《三字经》等。(颍州晚报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0-2025 FUYANGWANG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